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天生的吗

2023-09-23 261人阅读

问题描述: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天生的吗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社交场合或与人交往的选择性恐惧,或在社交场合极端恐惧或焦虑。患者常常不愿意在社交场合表演、不敢与他人对视,或者在交往中表现出极度谨慎和紧张,对别人的善意动作也常回避、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其近亲家属患病的概率会高于一般人群。因此,回避型人格障碍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

2、生物学因素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脑部额叶、颞叶皮层、海马体等可能存在功能异常和发育迟滞。部分患者存在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部位的海马体发育不良或萎缩。有研究表明,该病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提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在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发生中也有一定的作用。如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历、父母过度保护、学校恐惧等,可能会导致患者在成年后出现回避型人格障碍。

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是改善症状的主要方法之一。医生会通过心理教育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群体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观念,建立自信心,提高社交能力。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

2023-09-2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