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抽搐正常吗

2023-08-28 997人阅读

问题描述: 新生儿抽搐正常吗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新生儿抽搐是否正常,需要根据引起抽搐的原因进行判断。如果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一般是正常的。如果是由于缺钙、新生儿脑炎、新生儿癫痫、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则是不正常的。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抽搐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导致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3个月,症状会逐渐得到缓解。

2、缺钙

如果新生儿在出生后没有及时补充钙元素,可能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加,出现抽搐、惊厥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补充维生素D、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多带新生儿晒太阳,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

3、新生儿脑炎

新生儿脑炎是指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引起的炎症性病变,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抽搐、发热、昏迷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吸氧等方式进行治疗。

4、新生儿癫痫

新生儿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而导致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新生儿可能会出现抽搐、口吐白沫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等方式给新生儿进行治疗。

5、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是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胆红素脑病,进而可能会损伤脑细胞,引起抽搐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去医院就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新生儿使用甲泼尼龙、免疫球蛋白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多注意对于新生儿的营养补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如果新生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

2023-08-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