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

2021-09-09

问题描述: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治疗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治疗可以采取颅骨钻孔引流术、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脑室穿刺引流术、脑脊液置换术等方法。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颅骨钻孔引流术
通过在头骨上开一个小孔并插入一根软管来释放积聚在硬脑膜下的血液。此过程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此措施旨在缓解由于硬脑膜下积血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因为硬脑膜下血肿会压迫大脑组织,导致其移位,进而引起上述症状。
2.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是在全麻状态下切开头皮,分离并去除一块骨瓣,然后扩大钻孔以降低颅内压力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能迅速减轻因慢性硬膜下血肿造成的颅内高压状态,从而预防进一步的神经功能损害。
3.血肿清除术
血肿清除术是通过开颅手术进入颅腔内部,找到血肿所在位置后将其彻底清除的过程。血肿对周围脑组织产生压迫作用会导致其功能受损甚至丧失;而通过手术直接将血肿摘除掉就可以解除这种压迫效应,恢复被影响区域的功能活动。
4.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室穿刺引流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穿刺进入脑室系统,建立通道并将脑室内积聚液体引流出体外。该措施适用于缓解由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引发的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呕吐等。硬膜下血肿会引起脑室受压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室扩大和压力增高。
5.脑脊液置换术
脑脊液置换术通常采用腰椎穿刺获取患者自身脑脊液样本,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溶液至预定容量。该措施有助于减少因慢性硬膜下血肿导致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的风险。硬膜下血肿会引起脑组织移位及脑室变形,增加脑脊液分泌量并导致压力升高。
在接受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水平变化以及任何新的行为异常,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并发症。此外,建议定期复查头部CT扫描以评估血肿吸收情况,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预防再出血。

2024-04-0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