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胆管炎性狭窄症状

2021-09-09

问题描述: 肝门胆管炎性狭窄症状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肝门胆管炎性狭窄可能导致腹痛、发热、黄疸、恶心和呕吐等症状。由于该疾病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建议及时就医以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腹痛
肝门胆管炎性狭窄是由胆汁流通受阻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胆道压力增高和局部组织损伤,进而引发腹痛。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部,可能呈持续性或阵发性。
2.发热
由于感染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活动,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现象。发热可能伴有畏寒、出汗等症状,体温上升至38℃以上。
3.黄疸
由于胆汁淤积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未结合胆红素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时不能被摄取和结合,此时会反流入血液中,经过血液循环到达皮肤、黏膜等组织,就会形成黄染现象。表现为皮肤和眼白部分变黄,尿液颜色加深。
4.恶心
当患者存在肝门胆管炎性狭窄的情况时,会引起消化功能减弱,从而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过长,加重了胃肠负担,进而引发恶心的症状。恶心常伴随食欲不振,严重者可能出现呕吐。
5.呕吐
肝门胆管炎性狭窄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针对肝门胆管炎性狭窄的症状,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CT扫描或MRCP以评估胆管情况。治疗措施可能包括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并保持充足休息,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2024-03-0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