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

2021-08-27

问题描述: 老年人尿失禁的原因?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老年人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或脑卒中后遗症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评估和治疗。
1.压力性尿失禁
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肉和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流出。这会导致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出现漏尿。可通过行为疗法如提肛运动来加强盆底肌肉,必要时手术如阴道前壁修补术也可考虑。
2.真性尿失禁
当尿道括约肌完全失去张力时,尿液会不由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这种情况通常由外伤、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是解决真性尿失禁的关键。例如,如果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则需要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3.充盈性尿失禁
充盈性尿失禁是指膀胱过度膨胀导致尿液无法储存而自动溢出的情况。常见于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过度活动等。对于充盈性尿失禁,首先应确定其原因并给予相应治疗。例如,如果是由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所致,则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4.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由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排尿异常,包括尿意丧失、尿流变弱或尿潴留。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如抗胆碱药阿托品可以缓解痉挛状态;针灸也可能有所帮助。
5.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可能导致大脑控制排尿的部分受损,从而导致尿失禁。这是由于大脑皮层对脊髓排尿中枢失去了抑制作用。针对脑卒中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神经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率。例如,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盆底肌肉锻炼。
建议定期监测排尿习惯以评估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清洗私处。若症状持续不改善,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残余尿量测定等。

2024-04-0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