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怎么回事

2021-08-16

问题描述: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是怎么回事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可能由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外伤后脑挫裂伤、外伤后硬脑膜损伤、硬脑膜下积液吸收障碍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
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是由于头皮、颅骨和软组织受到直接暴力作用而引起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颅内形成血肿。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对于外伤导致的颅内血肿,可遵医嘱使用降低颅内压药物进行治疗,如等利尿剂以及甘露醇等高渗溶液。
2.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
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头部遭受创伤时,颅内的蛛网膜被撕裂,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隙,造成压力增高并刺激脑膜。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去骨瓣减压术的方式清除血肿,缓解压迫症状。
3.外伤后脑挫裂伤
外伤后脑挫裂伤是由外部力量对大脑的直接冲击造成的局部区域的脑组织损伤,可能导致局部水肿和炎症反应,进而影响周围结构和功能区,产生一系列临床表现。针对脑挫裂伤,通常需要开颅手术切除受损组织,必要时还需行去骨瓣减压术以减轻压力。
4.外伤后硬脑膜损伤
外伤后硬脑膜损伤可能伴随硬脑膜下血肿的发生,当血肿逐渐增大时,会对周围的脑组织产生压迫作用,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硬脑膜下积液。对于外伤后硬脑膜损伤合并硬脑膜下积液的情况,常采用钻孔引流术来移除积液并修复受损的硬脑膜。
5.硬脑膜下积液吸收障碍
硬脑膜下积液吸收障碍指硬脑膜下间隙中的液体不能正常地被吸收回血液循环中,导致其持续存在并逐渐增多,形成慢性硬脑膜下积液。如果出现硬脑膜下积液,可通过穿刺抽吸或者置管引流等方式将积液排出体外。
建议定期复查头颅CT或MRI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羹、小米粥等,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

2024-02-1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