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2021-08-11

问题描述: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出血倾向、血尿、栓塞、休克。由于该疾病涉及全身多系统,病情危急,建议立即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1.发热
由于感染、创伤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产生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些因素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出现在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中后期,但也可作为早期征兆之一。患者可能伴随寒战、出汗等不适感。
2.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主要是因为凝血因子被消耗过多,导致血液凝固障碍。出血倾向可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在任何时期都可能出现。
3.血尿
血尿是由于微血管破裂引起的,当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时,红细胞进入尿液形成血尿。血尿通常为全程肉眼可见,但也可能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首发症状。
4.栓塞
栓塞的发生是因为微血栓通过血液循环阻塞了相应的脏器或组织的血管。栓塞的症状取决于受累器官,如肺栓塞可能导致呼吸困难,脑栓塞则会引起头痛、眩晕等。
5.休克
休克发生于严重出血或感染时,此时身体为了对抗病原体而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休克常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表现,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针对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可以进行血常规、DIC全套、纤维蛋白原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来评估是否存在血栓。治疗措施包括输注新鲜冷冻血浆、血小板计数支持等。患者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预防感染,确保充足的休息,同时监测并记录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024-03-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