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引起的

2021-07-15

问题描述: 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由于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钙盐沉着导致血管壁变性和狭窄,影响了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供应。这会导致局部缺血和缺氧状态。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2.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中包括椎间盘突出、骨刺形成等,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脊髓、血管交感神经系统等结构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当颈椎病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可能会对椎基底动脉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诱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发生。对于存在疼痛症状者,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进行止痛处理,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
3.高血压
长期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或损伤,进而影响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这种病理变化可能使椎-基底动脉系统收缩力增强,导致其供血减少。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是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限酒;药物治疗则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例如硝苯地平片、氢片等。
4.高血脂
高血脂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使得血液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影响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此外,高血脂还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加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程度。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能够稳定甚至逆转动脉粥样斑块的发展进程,延缓病情进展,常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钙片、辛伐他汀片等。
5.糖尿病
血糖水平持续偏高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椎-基底动脉内膜受损,管腔狭窄,从而影响其血液供应。同时,高血糖状态下,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易于聚集,也会影响血液流通。胰岛素注射液适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糖代谢,进而减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以及血脂水平,以预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发生。必要时,还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来评估颅内大血管是否存在狭窄或其他异常情况。

2024-01-1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