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

2021-07-13

问题描述: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介入治疗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通过介入栓塞、经鼻内镜下颅底重建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经颅开窗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
1.介入栓塞
介入栓塞通常采用股动脉穿刺方式进入血管,在X线监视下将微导管送至受损部位,使用专用栓塞材料如弹簧圈、液体栓塞剂封闭瘘口。此措施通过阻断异常血流路径来减少脑部供血过多引起的肿胀和其他并发症风险。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而言,由于外伤导致颈内动脉与海绵窦之间的通路发生损伤而形成动静脉瘘,此时可以通过介入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
2.经鼻内镜下颅底重建术
经鼻内镜下颅底重建术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利用内窥镜技术经鼻孔进入颅底区域,对受损的神经血管结构进行修复和加固。该手术旨在恢复颅底组织的解剖完整性和功能稳定性,从而预防进一步的出血或其他并发症。对于外伤后造成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血液从动脉流入到周围的海绵窦中,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痛、眼痛、视力减退等,需要及时处理。
3.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受损的血管内部,支撑并稳定其壁面结构。该措施有助于防止血液从颈内动脉向海绵窦渗漏,缓解因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引起的不适症状如耳鸣、眩晕等。
4.经颅开窗术
经颅开窗术是通过切开头皮、钻开颅骨,暴露病变部位并进行处理的一种外科手术方法。此法主要用于解决由外伤所致的颅内高压等问题;对于存在瘘口但尚未造成严重压迫者也可考虑使用以促进愈合。该操作可直接到达目标区域进行观察和干预。
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及身体恢复。同时应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024-02-2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