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2021-07-11

问题描述: 老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老年人缺铁性贫血可能是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铁利用障碍、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铁摄入不足
由于饮食中缺乏铁元素导致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铁来合成血红蛋白,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必要时可考虑口服铁剂补充。
2.铁吸收障碍
由于胃酸分泌减少或消化道功能减退影响了铁的吸收,使得铁元素不能被充分吸收利用,进而导致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可通过服用维生素C帮助提高铁的吸收效率,或者遵医嘱使用铁螯合剂改善吸收。
3.慢性失血
由于长期慢性出血,例如痔疮、溃疡病等引起的反复出血,会导致体内铁储备逐渐消耗殆尽,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对于慢性失血的患者,需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原发病因,以减少出血。同时,可以考虑输血治疗以纠正贫血。
4.铁利用障碍
当存在铁利用障碍时,身体虽然有足够的铁储存,但无法将其有效利用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因此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针对铁利用障碍,通常需要通过药物进行干预,如遵医嘱使用去铁胺注射液和地拉罗司分散片等药物。
5.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遗传性血红蛋白合成异常是指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某些蛋白质的功能缺陷,这些蛋白质包括珠蛋白、血红素合成酶系中的各种酶以及血红素本身,这些蛋白质的任何一种发生异常都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使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引发贫血。这类贫血可能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法,建议咨询血液科医生的意见,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以评估铁状态。此外,注意均衡饮食,适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菠菜、红枣等,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缺铁性贫血。

2024-01-2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