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炎性狭窄怎么治疗

2021-07-11

问题描述: 胆管炎性狭窄怎么治疗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胆管炎性狭窄可以考虑抗感染治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皮经肝胆管球囊扩张术、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来控制细菌感染。此措施针对胆管炎性狭窄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不适症状。
2.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胆管插入引流管至梗阻处上方的正常胆道内,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胆管的通道,用于排空积液或分泌物。该手术旨在通过减少胆汁积聚压力来缓解由胆管炎性狭窄导致的胆管堵塞及相关并发症。术后需定期更换引流袋以防感染发生。
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是一种微创手术,在X线监视下将特制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乳头开口后,利用注射器抽吸胆管内容物并注入造影剂,使胆管系统显影。该技术有助于评估胆管炎性狭窄的程度及位置,并可在直视下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胆管炎性狭窄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4.经皮经肝胆管球囊扩张术
经皮经肝胆管球囊扩张术是采用特殊的导丝和球囊经过肝脏进入受阻的胆管,然后用球囊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该方法适用于因结石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胆管狭窄。能够有效改善胆汁流通,缓解胆管炎症状。
5.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是在X光机监视下将特殊内镜插入十二指肠,找到乳头开口后使用专用工具切开括约肌,以利于胆汁排出。该操作适合于解决由于胆管炎性狭窄引起胆汁淤积而引发的相关问题。可解除括约肌痉挛状态,增加胆汁流出量。
患者应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024-03-0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