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会自愈吗

2009-08-14 148人阅读

问题描述: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会自愈吗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会自愈,但概率极小,只有5%-10%。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才能恢复,包括孤立性栓塞术和铜丝栓塞海绵窦瘘术。
1、孤立性栓塞术,即分别在颈部和颅内结扎颈内动脉瘘的近端和远端,使瘘口隔离并闭合。但这种手术完全阻断颈内动脉的血液供应,所以只有在侧支循环已经建立,健康视力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这种治疗。2、铜丝栓塞海绵窦瘘术,即裸铜丝带正电,经开颅插入海绵窦瘘区,使带负电的血细胞和纤维蛋白附着。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影响颈内动脉的通畅,没有远端缺血的危险,适用于双侧海绵窦瘘患者。
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医嘱,术后卧床三天。避免剧烈咳嗽,术后两周内避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手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手术后三个月需要去医院复诊。

2022-11-07 举报

病情分析: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应该如何治疗?
  (一)治疗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自愈机会不多仅有5%~10%偶尔可通过压迫患侧颈动脉试验(Mata’s Test)减少瘘口血流促其愈合而获成功绝大多数都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在于恢复海绵窦的正常生理状态解除所属静脉系统的压力使突出的眼球得以回复挽救视力消除杂音防止脑缺血手术方法颇多对单纯颈部结扎患侧颈内动脉的方法现已基本放弃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两类即手术栓塞和血管内栓塞

  1.手术栓塞治疗 系指采用开颅手术施行瘘孔的孤立术钢丝栓塞术及直接瘘口填塞修补术不论何种手术均须于术前作好Mata训练行脑血管的交叉充盈检查确保侧支循环已建立之后始能施术否则一旦阻断颈内动脉即有瘫痪失语的危险

  (1)孤立栓塞术:即于颈部和颅内分别结扎颈内动脉瘘口的近端和远端使瘘孔孤立而闭合不过此术完全阻断了颈内动脉的供血故只有在侧支循环已建立健侧单眼视力良好的情况下始能考虑因为患侧眼动脉的供血往往不能保留故有失明的危险另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其他分支如有旁路供血时动静脉瘘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尚须经颈部注入肌栓闭塞瘘孔以提高疗效

  (2)海绵窦瘘铜丝栓塞术:即利用裸铜丝带有正电经开颅手术将之插入海绵窦漏孔区使带负电的血球及纤维蛋白附着栓塞此法的优点是不影响颈内动脉的通畅无远端缺血之虞故适于双侧海绵窦瘘患者手术方法:全麻下经额颞骨瓣开颅显露颅中窝海绵窦外侧壁必要时可将颞尖部分切除以利操作将事先准备好的灭菌细铜丝(直径为0.15~0.2mm长4~5cm)用铜丝导引套针刺入窦壁膨隆处然后将铜丝连续插入1cm左右至有阻力时剪断另换其他有震颤或膨隆部位再行穿刺插入铜丝直至海绵窦平服坚实震颤消失为止

  2.血管内栓塞治疗 系通过血管直接注入栓子或采用介入神经放射学通过特殊导管栓塞瘘口后者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简单可靠的方法治愈率高达90%以上因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巧故短期内尚难普遍推广下面简单地介绍颈内动脉栓子注入术及可脱性球囊栓塞术两种方法以供参考

  (1)颈内动脉栓子注入术:即经颈部暴露颈内动脉在暂时阻断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的情况下于颈外动脉起端处作小切口将稍小于颈内动脉横径的肌肉栓用剥离子推入颈内动脉然后夹闭颈外动脉切口之近心端开放颈总和颈内动脉则肌栓被冲至瘘孔区如此重复2~3次常能堵塞瘘孔由于此法有闭塞颈内动脉或肌栓逸入远端之弊现已少用亦有人采用放风筝的方法用尼龙单丝缚住肌肉栓并夹一银夹作标记将肌栓放入颈内动脉后在尼龙丝的控制下用X线透视调整肌栓的位置直至满意为止然后将尼龙丝固定在血管外的软组织上如常缝合颈外动脉切口及颈部切口

  (2)可脱性球囊栓塞法:通过股动脉逆行插管在X线透视下将特制的导引导管插入患侧颈内动脉然后选择合适的可脱性球囊导管经导引导管插至瘘口部位注射少量造影剂使球囊呈半充盈状态以便血流将球囊冲出瘘口当确认球囊位于海绵窦内之后用等渗碘水造影剂缓缓充满球囊至杂音消失海绵窦不复显影而颈内动脉血流保持通畅时止最后轻轻持续牵拉球囊显微导管使球囊自动与Teflon导管分离术毕退出导管穿刺处压迫10~20min以防局部血肿形成

  (二)预后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危险性较小的疾病除少数病例可因颅内出血或大量鼻出血而致死外一般不威胁患者的生命约有5%~10%的患者可以自愈

2009-08-1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