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猝死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09-08-01

问题描述: 心性猝死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你好,心脏性猝死者绝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可在发病时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心音消失,是心脏骤停最主要的诊断标准。同时可伴有喘息性呼吸或呼吸停止,一般是心脏骤停动脉搏动在前,呼吸活动可持续或长或短的时间,以此区别肺栓塞。如果症状无法判断,可以进一步尸检。

2018-07-30 举报

病情分析: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检查来确诊
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在猝死前有精神刺激和/或情绪波动,有些出现心前区闷痛,并可伴有呼吸困难、心悸、极度疲乏感,或表现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室性早搏。猝死发生时,心脏丧失有效收缩4-15秒即可有昏厥和抽搐,呼吸迅速减慢,变浅,以致停止。心音消失,血压侧不到,脉搏不能触及,皮肤出现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死前有些病人可发出异常鼾声,但有些可在睡眠中安静死去。
检查: ①外在诱因主要有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酗酒、过度吸烟等;②内在诱因有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内环境紊乱等。
  二、心电图检查(1)心电图检查,可出现以下三种表现:①室颤(或扑动)波型。②心室停搏,心电图直线或仅有心房波。③心电机械分离,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QRS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
  (2)不典型心电图改变早期心电图主要改变有:①巨大高耸T波,结合临床即可作出早期诊断;②进行性ST段改变,早期ST段变为平直,并向上斜形抬高可达0.1mV以上),变直的ST段连于高耸T波形成所谓“高敏T波”,ST段进行性变化,可发展为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③早期QRS波改变,由于损伤心肌除极延缓出现“急性损伤阻滞”,VAT≥0.45秒,QRS时限延长可达0.12秒,且常有R波振幅增高,也有明显压低者。

2009-08-01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