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016-03-22

问题描述: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医生回答(5)

病情分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及临床表现进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需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观察心脏结构异常和赘生物的存在,血培养可鉴定致病菌类型,而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脾肿大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
如果患者存在人工瓣膜或有心瓣膜疾病史,则更容易发展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因为人工瓣膜或受损的心瓣膜提供了微生物附着和繁殖的理想环境。
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并强调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所在。

2024-01-05 举报

病情分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低热、乏力、疲倦,少数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或栓塞现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术,呼吸道感染,流产或分娩的病史。一、全身性感染 发热最常见,常呈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一周以上,不规则低热,多在37.5 ℃-39℃之间,也可为间歇热或弛张热,伴有乏力、盗汗、进行性贫血脾肿大,晚期可有杵状指。二、心脏表现 固有的心脏病的体征,由于赘生物的增长或脱落,瓣膜、腱索的破坏,杂音多变,或出现新的杂音。若无杂音时也不能除外心内膜炎存在,晚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当感染波及房室束或室间隔,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少见,可有早搏或心房纤颤。

2016-03-22 举报

病情分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需结合超声心动图、血培养及临床表现进行。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诊断需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来观察心脏结构异常和赘生物的存在,血培养可鉴定致病菌类型,而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脾肿大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这是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
如果患者存在人工瓣膜或有心瓣膜疾病史,则更容易发展为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因为人工瓣膜或受损的心瓣膜提供了微生物附着和繁殖的理想环境。
在诊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时,应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相似症状的疾病,并强调早期识别和治疗的重要性。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关键所在。

2016-03-22 举报

病情分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心脏病的基础上,原无心脏病者也可发生。病原体主要为细菌,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及病毒。主要表现为低中度发热、进行性贫血、乏力、盗汗、肝脾肿大、杵状指(趾),可出现血管栓塞现象,青壮年患者较多。草绿色链球菌是该病的最主要致病菌,但近年来已明显减少,各种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革蓝氏阴性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

2016-03-22 举报

病情分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应该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杵状指。需要去医院的心内科进行大剂量抗菌素治疗,病前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拔牙或器械检查史。大多数病例起病缓慢低热乏力疲倦少数起病急有寒战高热或栓塞现象部分患者起病前有口腔手术呼吸道感染流产或分娩的病史病名: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也称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等引起。最常侵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特点为:在病变的瓣膜上形成赘生物,质松脆,易破碎脱落,瓣膜易变形穿孔。

2016-03-22 举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