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

2015-10-29

问题描述: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

出血性黄疸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即食用被污染的水和食物,或者接触被污染的土壤和肢体等,会导致钩端螺旋体感染。另外,如果与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密切接触,也可能会感染该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黄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碳酸氢钠、乳酸钠等药物进行治疗,改善酸中毒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雪糕、辣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5-10-29 举报

病情分析: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高热,剧烈肌痛,结膜充血,弥漫性肺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以犬,牛,羊,猫,家禽为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尿所污染的水或湿润泥土,经皮肤,黏膜侵入,人群普遍易感.确诊 需要做病原体分离,可呈阳性.

2015-10-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