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上吐下泻

2015-10-24

问题描述: 发烧上吐下泻

医生回答(5)

病情分析:发烧上吐下泻可以考虑补液盐溶液、口服补液盐溶液、抗生素治疗、益生菌补充剂、退热药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补液盐溶液>
补液盐溶液含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患者,旨在纠正因腹泻和呕吐引起的脱水。此措施有助于恢复体内的液体平衡,缓解由发烧上吐下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
2.口服补液盐溶液>
口服补液盐溶液是一种含电解质的粉末制剂,按包装指示配制成饮料后供患者饮用,通常在家中使用。此产品可提供身体在腹泻时丢失的矿物质和水分,减轻症状并预防脱水。
3.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涉及根据感染类型开具特定抗生素处方,在医师监督下按时服用。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有效,可减少肠道内有害菌群过度生长,从而改善消化道不适症状。
4.益生菌补充剂>
益生菌补充剂作为非处方药物,在饭前或空腹状态下服用,以增加有益菌群数量。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对抗由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炎症反应;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进而减轻恶心呕吐及腹胀现象。
5.退热药>
退热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依据体重给予固定剂量,口服。降低发热状态下的中枢神经兴奋性,起到降温作用,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在处理发烧伴随呕吐和腹泻的症状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量和尿量,以防进一步脱水。同时,建议避免食用可能刺激肠胃的食物,如辛辣或油腻食品,以减少症状加剧的风险。

2024-03-08 举报

病情分析: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又称为发热。发烧上吐下泻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如不知自己原来的体温,则腋窝体温(检测10分钟)超过37.2℃可定为发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不必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

2015-10-24 举报

病情分析:发烧上吐下泻如果医生确定你只是感冒了,在你能耐受的范围内,最好不要急于服用解热 药。发烧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我们的身体藉由升高体温来调动自身的防 御系统杀死外来病菌(一般来说,病菌在39℃以上时就会死亡),从而缩短疾病 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如果你在感冒初起时(37—38.5℃)使用药物来退 烧,会使体内的细菌暂时变成假死状态,并使他们产生抗药性,一旦死灰复燃,往往更难治疗。

2015-10-24 举报

病情分析:发烧上吐下泻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其次是结缔组织病(即胶原病)、恶性肿瘤等。发热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热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而且发热也是疾病的一个标志,因此,体温不太高时,可通过多喝水来减少发热带来的不适感。非细菌感染引发的发烧不必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温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温的效果,在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可尽量选择物理的方式控制体温。但如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头晕、惊厥、休克,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就医。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服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

2015-10-24 举报

病情分析:发烧上吐下泻体温高出正常标准,或自有身热不适的感觉。发热原因,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外感发热,因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内伤发热,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外感发热多实,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内伤多虚,有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发热类型,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以发热时间分,有平旦热、昼热、日晡发热、夜热等。以发热部位分,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又有瘀积发热、食积发热、饮酒发热、瘀血发热、病后遗热等。

2015-10-24 举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