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取向异常怎么办?

2015-07-12

问题描述: 性取向异常怎么办?

医生回答(5)

病情分析:性取向异常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行为疗法、激素调节治疗或抗抑郁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1.心理咨询
通过专业心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然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此方法有助于减轻因性取向异常引起的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个体心理健康。
2.行为疗法
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咨询师引导患者参与特定的行为练习,如暴露疗法或系统脱敏法,在安全受控环境中逐渐面对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此措施旨在帮助患者逐步调整不适应的性行为模式,减少由于不当性行为带来的困扰和风险;同时增强自我接纳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网络。
3.激素调节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可能包括雌激素替代疗法或其他相关药物管理。目标是纠正体内激素失衡状态,缓解由其引起的生理不适及相关心理反应;需密切监测副作用并遵循医嘱执行。
4.抗抑郁药治疗
遵照精神科医生处方,在指定时间内规律服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或其他类型抗抑郁药。这类药品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平衡状态,缓解由情感障碍造成的认知及行为问题;开始前应告知医生既往过敏史及其他身体状况信息。
性取向异常若未得到适当处理,可能会导致社交孤立、心理健康问题等问题。建议采取开放、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一话题,鼓励患者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以促进身心健康。

2024-01-22 举报

病情分析:易性癖产生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传统认为与其幼年时期的生活经历有关。如有的父母违背客观事实对待孩子使其产生认同障碍,如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教育孩子,使孩子的性别认知心理被扭曲而导致易性癖;还有另一个说法,胎儿在母体妊期内激素分泌异常,先天易性癖,事实上先天易性癖是存在的,有的易性癖者幼年期受过父母的正确的性别教育,女孩穿女性化的服饰且被父母教育表现文雅温柔的一面、男孩穿男性化的服饰也被父母教育表现勇敢大胆的一面,可易性癖者本人拒绝接受父母的性别认知教育,坚决要求内外都表现出异性化喜好的特点,因此,传统认为易性癖者与父母幼年性别教育不当的说法其实是不全面的,易性癖者中先天易性癖的人居多。目前国外有个别科学实验已发现部分易性癖者的易性癖倾向与大脑组织结构异常有关。

2015-07-12 举报

病情分析:易性病,性取向异常,在诊断易性癖时,需要与同性恋和异装癖区别开。同性恋者的性伙伴关系中,也是从自己的生殖器上得到快感,没有切除外生殖器的要求。而易性癖者的性伙伴关系一般是追求自身心理上的满足或心身合一,往往不让性伙伴触碰自己的外生殖器;易性癖者虽然也像异装癖者一样穿异性服装、做异性打扮,但完全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觉得自己就是个异性,因此在穿着异性服装时并不引起性兴奋,而异装癖者则在穿着异性服装时,伴有引起性兴奋、得到性满足的特点。

2015-07-12 举报

病情分析:易性癖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故又称变换性别癖或性别转换症易性癖群体认定自己应有的性别与现有的性别身份相违背。男女都可见,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约为3:1。易性癖群体是跨性别(参见百度词条“跨性别”)群体中的一部分。跨性别,它是指对其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感到无法认同的人。跨性别群体中的一部分希望完成变性手术,称为易性癖。

2015-07-12 举报

病情分析:易性病通常被称为易性癖,它是生物学因素所致,与违背客观事实生活环境也有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易性癖是一种是反自然的亵渎行为,有的患者甚至受到行政、司法的惩处,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众多的病例资料表明,易性癖是与生俱来的,并非积久成习,跨性别者包含了易性癖,可不是所有的跨性别者都是易性癖。对自己生理性别不满意,不舒服,有改变性别的强烈愿望,希望变成异性。易性癖者往往作异性装束,言谈举止模仿异性,有做变性手术的强烈愿望。

2015-07-12 举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