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创伤怎么办

2015-05-29

问题描述: 尿道创伤怎么办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尿道创伤可以通过抗感染治疗、镇痛药物、膀胱冲洗、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通常包括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来预防继发性尿路感染。此措施可减少因尿道损伤导致的细菌入侵而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2.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可用于缓解尿道创伤引起的疼痛,常用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和中枢镇痛药(如)。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激动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来减轻疼痛。选择何种药物及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3.膀胱冲洗
膀胱冲洗是将无菌溶液持续流入膀胱再引流出来的过程,通常采用间歇性导尿法。此方法有助于保持膀胱清洁并促进伤口愈合;对于存在血尿或感染迹象者尤为重要。
4.留置导尿管
留置导尿管是在局部麻醉下插入一根细长的塑料管至膀胱底部以引出尿液,通常需定期更换以防感染。此举旨在稳定地排空膀胱并监测尿量;长期留置可能增加感染风险,须密切观察并发症。
5.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在X光监视下将带有微型摄像头的软管插入尿道,经膀胱壁进入膀胱内部进行观察。此操作能够直视受损部位并采集组织样本送检;对诊断是否存在结石或其他异物堵塞有一定帮助。
在处理尿道创伤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损伤。同时,建议患者多饮水,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但要避免饮用刺激性强的饮料,如咖啡或酒精,以减少对受伤区域的刺激。

2024-03-21 举报

病情分析:常规诊断

(一)外伤史:骑跨伤造成球部尿道损伤。骨盆骨折常造成膜部尿道损伤。
(二)临床表现:
1.休克:球部尿道损伤一般不伴有休克。膜部尿道创伤因伴有骨盆骨折,出血量较多,约半数伤员出现休克。接诊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
2.尿道流血:伤后由尿道外口流出鲜血,与排尿无关。膜部尿道或完全断裂的创伤经尿道外口出血机会少。
3.排尿障碍:由于疼痛和括约肌痉挛,出现膀胱胀感和欲尿感,不能排出尿液。接诊时不可强令伤员解尿,以免导致或加重尿外渗。
4.尿外渗:球部尿道创伤其血肿和外渗尿的部位均在会阴部,可漫延至阴囊及阴茎或至下腹壁,但不向股部延伸(图6-9)。膜部尿道创伤则其范围均在尿生殖膈以上膀胱周围。肛指检查可发现直肠前壁饱满,有波动感。若为完全断裂伤,前列腺可浮动或移位。
鉴别诊断

(三)诊断性导尿
导尿管在伤处受阻并有少量血液流出。部分断裂伤时,导尿管可略受阻,但后仍能放入,且出现前段血尿而后段为清澄的尿液。若导尿管能导入膀胱,则留置不拔,作为尿道创伤治疗措施之一。
(四)X线检查:
平片可诊断骨盆骨折。由尿道口注入造影剂行尿道造影,可见造影剂由破损处外溢,从而可知损伤的部位和尿外渗范围。
与膀胱创伤的鉴别:
骨盆骨折可造成膜部尿道创伤也可造成膀胱腹膜外破裂。应注意鉴别几点:膀胱破裂后、尿道外口无自行流血现象;耻骨上区无充盈胀大的膀胱;导尿管插入顺利但无尿液流出;肛指前列腺位置正常,无浮动上移现象。尿道损伤则与上述各点相反。但若两者同时均受创伤,诊断较困难,难以判断或鉴别,常须依手术探查来确诊。

2015-05-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