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伤寒的中医治疗

2015-05-05

问题描述: 副伤寒的中医治疗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副伤寒可以考虑中医治疗,通过清热解毒、和胃消积、调和营卫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西医治疗。
1.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通过使用具有清泻内火、清除体内湿热邪气功效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实现的。此方法适用于副伤寒的治疗,因为该病是由副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腹泻等症状,这些都与体内的湿热邪气有关。
2.和胃消积
和胃消积是通过应用具有健脾胃、促进消化吸收作用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改善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该措施有助于缓解由脾虚湿困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不适现象;对于副伤寒患者因感染导致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等情况有益处。
3.调和营卫
调和营卫是指通过服用具有平衡阴阳气血、增强体质功效的中药方剂或草药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针对副伤寒这一外感热病而言,调和营卫可辅助提升正气对抗外邪入侵,从而减少病情进展及并发症发生风险。
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遵循个体化原则调整方案。建议定期复查血常规、粪便培养等相关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2024-03-07 举报

病情分析:副伤寒甲、乙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情更轻、病程较短,副伤寒丙的临床表现较为特殊,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药物治疗

  1.氟喹诺酮类 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用作首选。氧氟沙星300mg,每日2~3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也可选用环丙沙星等。疗程为2周。儿童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2.头孢菌素类 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效果较好,胆汁浓度高,复发者少,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

  3.氯霉素 氯霉素可用于非耐药菌株副伤寒的治疗。在疗程中应每周查血象2次,白细胞<2.5×109/L应停药,更换为其他抗菌药物。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本药对带菌者无效。婴幼儿、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氨苄西林 其适应证为:①对氯霉素等有耐药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疗程不短于2周。本药优点是胆汁浓度高。

  5.其他 对耐药菌株引起的副伤寒尚可选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2015-05-0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