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心脏病

2014-10-15

问题描述: 妊娠期心脏病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

妊娠期心脏病可能是由于子宫增大、体重增加过快、贫血、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子宫增大

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会逐渐增大,可能会对心脏造成压迫,从而引起心脏病,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孕妇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体重增加过快

如果在妊娠期孕妇的体重增加过快,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脏病。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需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引起体重增加过快的情况。同时,孕妇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改善心脏病的情况。

3、贫血

妊娠期孕妇可能会出现缺铁性贫血,主要是由于铁元素摄入不足、铁元素吸收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由于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孕妇存在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减少,从而引起心脏病的情况。建议孕妇在妊娠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等。必要时,孕妇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子宫增大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孕妇在妊娠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心脏病的情况。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需要注意保持低盐饮食,避免食用咸菜、腊肉等食物。必要时,孕妇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

5、心律失常

妊娠期心律失常主要是由于孕妇情绪波动、精神紧张等因素引起的。一般会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等不适症状。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需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必要时,孕妇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以免引起心脏病的情况发生。另外,孕妇需要定期产检,动态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孕妇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14-10-15 举报

病情分析:妊娠中后期,胎儿生长较快,饮食应富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蛋白质要储存一部分,以供日后哺乳所需。蔬菜中油菜、白菜、胡萝卜、西红柿、南瓜、土豆、大葱等含有铁、钙和各种维生素。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可以防止孕妇容易发生的孕妇吃什么食物对便秘。肉、鱼、蛋类等食品中,都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钙、磷、铁及各种维生素的营养成分。豆类及豆制品是植物蛋白,含有钙、磷,虽然是一种不完全的蛋白质,但在缺少动物蛋白的情况下,可以从豆类或豆腐、豆浆、豆芽等豆制品中补取。

2014-10-15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