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

2014-10-07

问题描述: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骨髓象检查、铁代谢检查、心功能检查等,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临床症状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铁元素摄入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引发的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脸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伴随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可以初步考虑是缺铁性贫血。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方式,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明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计数是否正常,还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的情况。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计数偏低,可以考虑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3、骨髓象检查

骨髓象检查是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方式,通过骨髓象检查,可以观察骨髓中红细胞增生的情况,还可以明确骨髓中的铁含量,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情况。如果骨髓象检查结果显示红细胞增生活跃,铁染色显示骨髓中含铁血黄素的量减少,可以考虑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4、铁代谢检查

铁代谢检查是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检查方式,通过铁代谢检查,可以明确体内铁元素的含量,如果体内铁含量较低,可能存在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5、心功能检查

心功能检查是诊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检查方式,通过心功能检查,可以明确心脏功能是否正常,还可以反映心脏的代偿能力。如果心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心脏功能不全,可能存在心力衰竭的情况。

如果确诊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右旋糖酐铁片、葡萄糖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可以适当进食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比如猪肝、猪血、菠菜等。同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014-10-0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