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小儿夜啼

2014-08-26

问题描述: 一岁小儿夜啼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一岁小儿夜啼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缺乏维生素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肠痉挛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小儿在白天受到惊吓,或者睡前过度兴奋,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夜啼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给小儿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让小儿过度兴奋,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2、消化不良

如果小儿睡前吃得过多,可能会导致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小儿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部分小儿可能会出现夜啼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小儿胃肠道内食物消化,缓解不适症状。必要时,小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

3、缺乏维生素D

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小儿骨骼生长、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如果小儿体内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易惊醒、多汗、夜啼等症状。建议小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小儿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

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鼻腔、咽喉部急性炎症性疾病。小儿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部分小儿可能会出现夜啼的情况。建议小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小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雾化的方式进行治疗。

5、肠痉挛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可能与腹部受凉、喂养不当等因素有关,小儿可能会出现腹痛、夜啼等症状。建议小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阿托品片、颠茄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小儿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小儿的饮食,避免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加重小儿的不适症状。如果小儿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14-08-2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