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流调表

2014-08-24

问题描述: 新生儿破伤风流调表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流调表包括发热、张口困难或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肌肉痉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新生儿破伤风高度相关,但该疾病可能危及生命,应立即就医。
1.发热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侵入血液循环后产生的外毒素所致,这些毒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高。当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时,就会出现发热的现象。体温通常会持续上升,可能伴有出汗不畅或皮肤苍白等症状。
2.张口困难或牙关紧闭
由于破伤风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破伤风溶血素的作用下,使肌紧张增强,尤其是咬肌和全身骨骼肌,从而引发张口困难或牙关紧闭的症状。这种症状主要影响咀嚼肌群,表现为难以张开嘴巴或牙齿紧咬。
3.苦笑面容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于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收缩,进而引起面部表情肌阵发性痉挛,形成典型的“苦笑面容”。这是一种特殊的面部表情,患者会出现不自主的笑容或者抽动,但无法控制。
4.肌肉痉挛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于突触前膜,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受阻,从而使肌肉处于持续性的强直状态。痉挛可发生在任何肌群,包括背部、腹部等,痉挛时间长短不一。
5.呼吸困难
破伤风梭菌感染会导致喉部肌肉僵硬,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肌麻痹,此时会引起呼吸功能障碍,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呼吸困难可能伴随急促、喘息声增加以及胸部紧迫感。
针对新生儿破伤风的诊断,可以进行血液和脑脊液培养以检测是否存在破伤风梭菌。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注射,以及镇静剂以缓解痉挛。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临床表现,保持宝宝所处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刺激性因素诱发痉挛。

2024-03-22 举报

病情分析:新生儿破伤风又称“四六风”、“脐风”、“七日风”等,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之窒息。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吮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2014-08-2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