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度增大会哪些疾病

2014-08-20

问题描述: 血液黏度增大会哪些疾病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血液黏度增高可能导致高血脂症、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
1.高血脂症
高血脂症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增高,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这些物质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血脂水平持续升高可能导致血管壁脂肪沉积,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
2.高血压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当血液黏度过高时,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将血液泵出,从而导致血压上升。长期的高血压状态会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引起左心室肥厚或扩张,进一步发展为心力衰竭。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液黏度增加可促进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加速斑块形成,使冠脉狭窄程度加剧。这会减少心肌供血量,诱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4.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而血液黏度增加会影响脑部微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脑梗死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失语等,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5.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液黏度增加会影响血液流动速度,使得血液在深静脉内凝固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到肺部,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猝死。
建议定期进行血脂检查以及血压监测,以早期发现并控制上述潜在风险。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开具降脂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分散片等,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2024-01-22 举报

病情分析:糖尿病的患者一般血糖控制不理想的都会出现血粘度增高,因为糖本身的特性就是具有粘滞性,所以需要积极的控制血糖,藻酸双脂钠和阿司匹林主要是控制血栓形成的药物,对血粘稠度并没有直接有效的降低作用。一般血粘稠度比较高的治疗并不是用药物来治疗,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有比药物更好的方法,一是多喝水,每天要保证饮水量在4000ml左右,白天多喝水多排尿,晚上睡觉前少喝水,避免夜间尿多引发感冒。在就是每隔半年左右做一次放血治疗,一般放血大概在260ml左右,当然要根据个人情况,然后再输入代血浆,见效比较快。

2014-08-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