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黏度过高

2014-08-20

问题描述: 血黏度过高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血黏度过高可能导致血小板计数增高、红细胞比容增加、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血细胞聚集性增强以及微血管栓塞。
1.血小板计数增高
血小板是参与止血过程的关键因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血小板数量增多时,其活性也会相应增强。这会使得止血过程加快,但同时也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2.红细胞比容增加
红细胞比容指的是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例,过高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3.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
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蛋白质,具有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高水平的纤维蛋白原可导致血液凝固速度加快。此时若发生创伤或手术等情况容易引起出血不止或术后恢复期出现并发症。
4.血细胞聚集性增强
血细胞聚集性增强是指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之间相互作用加强,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血液黏稠度高的症状。
5.微血管栓塞
微血管栓塞通常由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物或其他血凝块阻塞微血管所致;这种栓塞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长期发展可能诱发脑梗死、下肢静脉栓塞等严重疾病。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以监测血液黏度变化,避免高脂饮食及长时间静坐不动,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2024-01-15 举报

病情分析:血液粘度升高,可导致血液流动减慢,大量脂质、脱落的细胞等易沉积在血管内膜上,血中纤维蛋白、血小板等乘机在异物上聚集,使血管腔狭窄,甚至形成血栓,阻碍血液正常流动,使血液粘度进一步升高,形成恶性循环。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病、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先天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高山病、糖尿病、高血脂症、恶性肿瘤、烧伤、休克及慢性肝肾疾病,均与血液粘度升高有关。

2014-08-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