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的临床表

2014-08-08 240人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

医生回答(3)

病情分析:

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止、瞳孔散大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意识丧失

心脏停搏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改变,可能是心脏传导系统出现异常所造成的,但是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

2、抽搐

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可能会使脑神经受到损伤,从而出现抽搐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口吐白沫的现象。

3、呼吸停止

心脏停搏以后,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呼吸,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

4、瞳孔散大

心脏停搏后,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瞳孔散大的情况。

5、其他症状

如果是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停搏,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晕、胸闷、胸痛、晕厥等症状。如果是心脏传导阻滞引起的心脏停搏,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

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遵医嘱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做重体力劳动,否则会加重病情,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2023-03-08 举报

病情分析: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抽搐、呼吸停止、皮肤苍白或发绀。这些症状表明存在严重的生命危险,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1.意识丧失
心脏骤停时,由于脑部缺氧,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和电生理异常,从而引起意识丧失。主要发生在大脑皮层,但可能伴随其他区域的影响。
2.瞳孔散大
当心跳停止导致血液循环减缓或中断时,瞳孔括约肌会失去血液供应而无法收缩,进而出现瞳孔散大的现象。瞳孔扩大通常出现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后,即眼睛的血管被堵塞,此时瞳孔会自动放大以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
3.抽搐
心脏骤停时,大脑缺乏足够的氧气和血液供应,会导致神经元过度放电,引发短暂性的肌肉痉挛,表现为抽搐。抽搐多发生于四肢,但也可能影响面部或其他身体部位。
4.呼吸停止
心脏骤停时,由于心输出量减少或停止,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暂停。呼吸停止通常在心脏停搏后立即发生,是心脏骤停的直接后果。
5.皮肤苍白或发绀
心脏骤停导致全身循环衰竭,血液回流受阻,使皮肤黏膜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减少,颜色变浅。同时,由于组织缺氧,可导致皮肤呈现青紫色。这种变化通常首先出现在下肢和腹部,然后扩散到上半身。
针对心脏停搏的临床表现,建议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措施包括建立人工循环支持如体外膜式氧合(ECMO),以及复苏后的恢复期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定期体检并监测血压、血脂水平,有家族史者需特别注意心血管健康。

2024-03-01 举报

病情分析:你好!心脏如果是停博的话就是死亡,也可能是心律不齐的情况,如果是有心动过缓或是房室传导阻滞的话,可能会有节律很慢类似停博的情况。要做动态心电图检查,如果是有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很慢的话,要考虑安装起搏器,替代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活动。

2018-11-01 举报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