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痿症的穴位

2014-08-07 521人阅读

问题描述: 治疗痿症的穴位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

痿症是指痿管。治疗痿管的穴位一般有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肾俞穴、命门穴等。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足三里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胃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水肿等病症。

2、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三阴交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肝肾、调经止带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腹胀、腹泻、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3、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可缓解肝火旺盛、胃痛、腹胀、月经不调等症状,同时,对于痿症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肾俞穴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具有温补肾阳、益肾强腰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遗精、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等病症。

5、命门穴

位于人体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命门穴具有温阳补肾、清热安神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腰痛、遗精、阳痿、早泄等病症。

另外,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自行盲目操作,以免操作不当,损害身体健康。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治疗。

2023-08-16 举报

病情分析:痿症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1.湿热痿证症状:面黄身重,恶热喜凉,下肢痿软,甚不任地,久则肌瘦,溲赤涩痛,舌苔黄腻,脉象濡数。针灸:主穴,足三里、解溪、髀关、合谷、曲池。配穴,上肢配手三里、肩髃、外关;下肢配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环跳。毫针刺,平补平泻。2.肺热痿证症状:喉干鼻燥,口渴心烦,咳嗽而呛,小便热痛,下肢痿软,甚则不用,舌红苔黄,脉细数。针灸:主穴,少商、列缺、尺泽。配穴,上肢配合谷、曲池、肩髃;下肢配足三里、阳陵泉、环跳、风市。毫针刺,平补平泻,兼以点刺出血法。3.肝肾阴虚痿证症状:头目眩晕,腰脊酸软,遗精早泄,两足心热,下肢渐痿,甚而不用,舌质红降,脉细数。针灸:主穴,肝俞、肾俞、太溪、悬钟、三阴交。配穴,上肢配曲池、阳池、肩贞;下肢配阳陵泉、丘墟、八髎、环跳。毫针刺,用补法。4.心脾两虚证症状:面色萎黄而少光泽,体倦神疲,不欲饮食,心悸,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脉虚弱。针灸:主穴,心俞、脾俞、膈俞、太白、内关、中脘。配穴,上肢配大杼、肩髃、曲池、合谷;下肢配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悬钟。毫针刺,用补法。5.气虚痿证症状:头痛眩晕,怯寒自汗,倦怠少气。面白懒言,手足微弱,不能举动,舌苔淡薄,脉细软。针灸:主穴,脾俞、肺俞、气海、关元、足三里。配穴,上肢配肩髃、手三里、阳溪;下肢配伏兔、阳陵泉、悬钟、解溪。毫针刺,用补法,加灸。

2017-12-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