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2014-07-30

问题描述: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可能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缺乏、肝功能异常、白血病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血小板数量增多

血小板数量增多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高原环境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血小板数量增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出现血小板促凝活性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羟基脲等药物进行治疗。

2、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

3、凝血因子缺乏

凝血因子缺乏可能是由于遗传、血管壁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由于凝血因子缺乏,会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药物进行治疗。

4、肝功能异常

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于长期饮酒、病毒感染等原因所引起,由于肝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甘草酸苷、双环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白血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化疗、放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14-07-3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