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2014-07-29

问题描述: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出现水样便或黏液便等消化道症状时,应考虑可能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
致病性大肠杆菌侵入肠道后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系列外毒素,这些外毒素作用于肠上皮细胞,导致其受损脱落,从而引起腹泻。同时,外毒素还会刺激肠壁分泌增加,进一步加重腹泻的症状。
此外,如果患者在旅行中摄入了未经充分煮熟的食物,特别是肉类、禽类或海鲜,也可能会受到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影响。因为这类食物可能携带致病菌,在未充分加热的情况下食用可能导致感染。
因此,对于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诊断需要谨慎,以排除其他潜在病因的可能性。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防脱水的发生。

2024-02-04 举报

病情分析: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由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 enteritis,ET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TEC是近来人类霍乱样病人大便中新发现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是发达国家“旅游者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是“成人霍乱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也是小儿腹泻的重要病原,其发病率仅次于轮状病毒

2014-07-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