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风粉刺

2014-07-29

问题描述: 肺风粉刺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出现炎症性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
肺风粉刺的发生与雄激素诱导的皮脂大量分泌、毛囊周围细胞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过度繁殖以及免疫应答有关。这些因素导致毛囊被堵塞,形成粉刺。肺风粉刺通常出现在面部,尤其是额头、鼻子和下巴,但也可能扩散到胸部和背部。典型症状包括黑头、白头、红肿的炎性丘疹、脓包、结节和囊肿。
针对肺风粉刺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如血常规、荷尔蒙水平检测等,有时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以评估皮脂腺的情况。肺风粉刺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局部外用药膏如维A酸类药物、抗生素类药膏等,严重者可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如螺内酯、醋酸环丙孕酮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面部清洁卫生,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合理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改善症状并预防病情加重。

2024-03-15 举报

病情分析:寻常痤疮又名青年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有自限性,皮损多形。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后,大多痊愈或减轻。以往痤疮被认为是皮脂腺疾病,实质上损害包括毛囊、皮脂腺及表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本病多见于青年,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等多脂区,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初起为粉刺,有白头粉刺与黑头粉刺两种,内含角质及皮脂。白头粉刺亦称闭合性粉刺,为皮色丘疹,针头大小,毛囊开口不明显,不易挤出脂栓。黑头粉刺亦称开放性粉刺,丘疹中央为扩大的毛孔,脂栓阻塞于毛囊口,用手挤压,可见有顶部黑色而体部呈黄色半透明脂栓排出,因顶部暴露在皮肤表面,皮脂氧化及灰尘影响,形成黑头,故而称为黑头粉刺。粉刺中除了有皮脂氧化及角质脱落碎屑,同时还包含多个炭化的毛发。病程慢性,时轻时重,女性常在月经前呈周期性加重。本病有自限性。绝大多数患者青春期后逐渐减轻,以致消失。本病常见于17~18岁的青年,亦有早至10~13岁,迟至青春期以后或成人发病的。男多于女。损害好发于面颊、额部、颏部和鼻颊沟,其次为背部及上胸部。眶周皮肤从不累及。


2014-07-29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