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胆管炎

2014-07-27

问题描述: 狭窄性胆管炎

医生回答(2)

病情分析:狭窄性胆管炎诊断需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确认胆管狭窄。
狭窄性胆管炎通常由长期胆道梗阻引起胆管壁反复炎症、水肿、坏死、再生修复等过程所致。在这些过程中,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会聚集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包括胶原蛋白和纤维素。这些基质在胆管壁内沉积,逐渐导致胆管壁增厚、硬化和瘢痕化,形成狭窄甚至闭塞。当胆管出现狭窄时,胆汁流通受阻,胆管压力增高,可能导致胆汁逆流入血,引发黄疸。此外,由于胆管壁受到炎症刺激,可能会有轻微的渗出液进入周围组织间隙,引起局部疼痛。
若患者存在长期酗酒或药物滥用史,酒精或药物可能损伤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进而导致胆汁分泌不畅,增加狭窄性胆管炎的风险。
对于狭窄性胆管炎的诊断与管理,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胆管状况。同时,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影响病情恢复。

2024-01-28 举报

病情分析:胆管完全闭塞或长期梗阻性黄疸,造成肝功能不良而出现腹水、水肿者,可先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可进行手术探查,但预后不良。

2014-07-27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