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怎么诊断

2022-05-02

问题描述: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怎么诊断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液化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凝血因子检查等。

1、临床表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在许多疾病中出现的凝血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栓塞等。出血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等,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厥冷、多汗、心率加快等。栓塞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黄疸等。

2、血液化验

凝血功能检查可以发现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异常,其中凝血酶时间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纤维蛋白原是反映体内凝血因子水平的指标。

3、血小板计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血小板会出现明显减少。

4、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是指在人体血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钙离子使血液凝固,从而判断凝血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项检查。凝血酶时间正常值一般为25-35秒。

5、凝血因子检查

凝血因子检查是指通过抽血化验,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有助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

如果患者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2-05-0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