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症状

2022-04-30

问题描述: 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症状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通常表现为贫血、乏力、感染、出血和发热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表明疾病进展到晚期,建议及时就医。
1.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导致红细胞减少,从而引发贫血。主要是因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抑制,不能正常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器官组织供氧不足,进而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
2.乏力
乏力是因为贫血导致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液携氧量降低,无法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此时肌肉和神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应,所以会出现乏力的症状。乏力通常出现在活动后,休息后可缓解。
3.感染
感染的发生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侵袭,导致反复感染。感染可能发生在任何部位,但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4.出血
出血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在血管破损时形成血栓以止血,当其数量减少时,止血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出血。出血可以表现为皮肤瘀斑、口腔黏膜出血、鼻出血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内脏出血。
5.发热
发热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所致。发热通常伴有畏寒、出汗不畅等症状,且常呈持续高热状态。
针对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症状,建议进行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骨髓穿刺术来评估病情。治疗措施包括遵医嘱使用环孢素A、甲泼尼龙等免疫抑制剂,以及定期输血和血小板支持。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

2024-03-2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