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2022-04-23

问题描述: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原因和危害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血清肌酸激酶偏高可能是由于肌损伤、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骨骼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导致的,其可能引起肌肉无力、心绞痛、偏瘫、体重减轻、多汗等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1.肌损伤
肌损伤导致肌肉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肌酸激酶从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其浓度升高。针对肌损伤的治疗可能包括物理疗法、非甾体抗炎药等,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
2.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此时心脏中的肌酸激酶会大量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其水平上升。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即通过导管将堵塞的冠状动脉开通,恢复血流。
3.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会导致大脑组织受损,局部神经元活动异常,进而影响到周围正常神经元的功能状态,导致肌酸激酶分泌增多。脑血管意外的常规处理包括控制高血压、颅内压增高以及预防再出血等,常用药物有尼莫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4.骨骼肌炎
骨骼肌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骨骼肌纤维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可出现肌酸激酶偏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不适症状。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机体代谢率加快,导致肌肉蛋白质分解增强,从而使肌酸激酶含量升高。甲亢患者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除上述提及的原因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肌营养不良症。若持续存在血清肌酸激酶偏高的现象,建议定期监测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测定等,以评估病情变化。

2024-01-26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