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1-11-30 978人阅读

问题描述: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的。

1、病毒感染

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肝炎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病毒包括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孕妇感染病毒性肝炎后,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导致胎儿出现肝炎,同时还会伴有皮肤黄染、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不良生活习惯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不注意生活习惯,经常熬夜、抽烟、喝酒,或者是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就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诱发病毒性肝炎。建议孕妇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戒烟、戒酒。饮食上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面条、小米粥等,有助于促进病情恢复。

3、免疫功能低下

如果孕妇免疫功能比较低下,在怀孕期间感染病毒性肝炎,则会导致肝脏的损伤程度加重,从而引起病毒性肝炎。建议孕妇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同时,孕妇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上述原因外,也可能是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1-11-3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