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包炎治疗周期

2022-03-15 299人阅读

问题描述: 细菌性心包炎治疗周期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细菌性心包炎的治疗周期,是取决于这种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够一概而论。 细菌性心包炎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扩散至人的心包,出现的一种病变。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为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在发生此种病变后,主要的症状就是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寒战、高热、颈静脉怒张等现象。在发生细菌性心包炎以后,要及时的到专业正规的医院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如做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动超声图检查,血液检查等。 要及时的结合检查的结果采取对症治疗,积极治疗的过程中要合理用药,要适度运动,要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
细菌性心包炎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随血液进入心脏,侵犯心包可引起心包积液。在过去卫生条件较差,细菌性心包炎时常发生。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细菌性心包炎的发生率在逐年下降。临床上细菌性心包炎的患者首先应进行抗感染治疗,存在心包积液的患者可以抽取心包积液。患者还应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细菌性心包炎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心包炎。由于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此病发病率逐渐减少。临床症状和体征为发热、血培养阳性、白细胞升高等。细菌性心包炎一旦确定,应规范抗感染治疗。根据血液、心包积液培养,以及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必要时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感染控制后继续用药两周。严重者需切开排脓,同时针对病因解除心包压塞以及对症治疗,如卧床休息、适当止痛等。

2022-04-14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