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诊断

2022-04-01

问题描述: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怎么诊断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通过临床症状、骨髓象检查、血常规检查、骨髓活检、血小板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1、临床症状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是由于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病毒感染等因素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贫血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发热、出血等不适症状。

2、骨髓象检查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进行骨髓象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增生减低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增生活跃的情况。

3、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等数量减少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伴有红细胞减少的现象。

4、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是采用骨髓穿刺术取出骨髓组织,并进行病理检查的一种方法,可以判断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出现异常,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活检时,可能会出现造血组织减少、脂肪细胞增生的情况。

5、血小板检查

血小板检查是指通过抽血化验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会出现血小板数量减少的情况,同时还可能会伴有出血的症状。

如果患者存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建议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司坦唑醇、达那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

2022-04-0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