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低钠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2022-04-01

问题描述: 老年人低钠血症是怎么引起的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老年人低钠血症可能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利尿剂过量使用、胃肠道丢失、肝硬化、慢性肾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功能亢进时,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该系统通过调节血压来维持体液平衡,当其功能异常时会引起钠离子代谢紊乱。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螺内酯、阿替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
2.利尿剂过量使用
利尿剂通过促进肾脏排泄水分和电解质,包括钠离子,以减少体内液体积聚。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钠离子浓度降低,引起低钠血症。调整利尿剂剂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医生可能会将氢片改为片。
3.胃肠道丢失
胃肠道丢失是指由于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钠离子从消化道流失的情况发生。此时机体为了保持渗透压稳定,会动员其他器官释放钠离子入血,从而出现低钠血症的现象。对于胃肠道丢失引起的低钠血症,需要及时补充钠盐。患者可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补充电解质溶液或者静脉注射氯化钠注射液。
4.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无法有效地合成白蛋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使水分从血管壁渗出到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水肿状态下,身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会通过各种途径增加钠离子的摄入和再吸收,以提高血容量和血压。对于肝硬化的管理需兼顾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建议遵循高钠饮食,同时配合医生意见给予保肝药如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治疗。
5.慢性肾病
慢性肾病会影响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能力,进而导致钠离子在体内的积累。钠离子浓度过高会使细胞外液增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上皮细胞重新吸收水分,进一步加重水肿。控制钠盐摄入是管理慢性肾病的关键措施之一。患者应减少食用加工食品和高盐食物,选择低钠食品并严格监控每日钠摄入量。
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特别是对于有潜在心脏或肾脏疾病的老年人。适当的电解质平衡检测项目可能包括血液生化分析或电解质测定。

2024-04-1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