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衰型水肿的治疗主方为

2022-03-31

问题描述: 脾阳虚衰型水肿的治疗主方为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脾阳虚衰型水肿的治疗可采取健脾温阳利水、实脾散、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健脾温阳利水
健脾温阳利水通过使用具有健脾、温阳、利水作用的中药方剂来调理脾胃功能,恢复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从而消除水肿。脾阳虚衰型水肿是由于脾气虚弱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而引起的,选用健脾温阳利水类药物可补益脾气,提高水湿运化的效率,达到消肿目的。
2.实脾散
实脾散是一种传统中医方剂,由茯苓、白术、炙甘草、大腹皮、木香、厚朴、草果仁、生姜、陈皮组成,以上各药合用,共奏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效。实脾散主治脾肾阳虚所致的阴水证,症见身发疮痍、浮肿、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腻、脉濡缓等。方中重用生黄芪补气升阳,配伍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祛湿;桂枝温阳化气,助膀胱气化;防己通阳利水;当归养血活血;肉桂温补命门火;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3.真武汤
真武汤由附子、芍药、茯苓、白术、生姜组成,其中附子温肾阳,芍药养肝血,茯苓渗利水湿,白术健脾燥湿,生姜温胃止呕。本方适用于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致的泄泻、浮肿等症状。其中附子能温肾阳,促进水液代谢,芍药则能养肝血,调节气血平衡,茯苓和白术则有利水渗湿的作用,生姜则有温中止呕的功效。
4.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茯苓、白术、甘草合用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桂枝温阳化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温阳化气之功。此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肢体倦怠、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舌苔白腻等。方中茯苓、白术、甘草合用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桂枝温阳化气,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祛湿、温阳化气之功。
针对脾阳虚衰型水肿,在服用上述方剂的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宜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寒凉、油腻食物,以免加重脾阳不足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可适当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改善体质,辅助治疗脾阳虚衰型水肿。

2024-01-2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