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为什么要胸外按压?

2022-03-28

问题描述: 心肺复苏为什么要胸外按压?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是为了建立人工循环,维持机体血液供应,防止器官组织因缺血而受损。心脏骤停、电击伤、溺水、药物中毒、触电等都可能导致心脏停跳,引起血液循环停止,如果不及时进行胸外按压,会导致器官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损伤。
1.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引起全身器官和组织缺氧。进行胸外按压可以建立人工循环,维持脑部和其他重要器官的基本供血。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施加压力于胸部帮助血液流动,以保持大脑和其他身体部位的氧气供应。
2.电击伤
电流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会导致肌肉痉挛、心跳骤停等,进而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症状。胸外按压有助于恢复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于电击伤患者,在除颤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以确保稳定的血液循环并减少脑损伤风险。
3.溺水
溺水时,水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导致气道阻塞和窒息,使心脏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而停止跳动。胸外按压可提供氧气并促进液体排出。对溺水者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4.药物中毒
某些药物如麻醉剂、镇静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心跳减慢甚至停止。胸外按压有助于稳定心跳并促进毒物排泄。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应尽快将中毒者的衣物去除,并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包括胸外按压和给予氧气。
5.触电
触电可能导致心跳骤停或室颤,因为电流刺激心脏细胞产生异常节律。胸外按压有助于恢复正常心跳。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应注意触电现场的安全,防止二次伤害,并及时拨打紧急电话。
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压监测等,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强调了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用电,避免误触电源或带电设备,以降低发生意外的风险。

2024-02-1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