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对肝脏的影响

2022-03-22

问题描述: 胆囊切除对肝脏的影响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引起胆汁分泌减少、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胆管炎和胆源性肝硬化等肝脏相关问题。
1.胆汁分泌减少
胆汁是由肝脏合成后储存在胆囊中,在进食时由胆囊排出参与消化过程。胆囊切除术后,由于缺少储存和浓缩胆汁的空间,会导致胆汁持续流入小肠。这可能导致脂肪吸收不良、腹泻等问题,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2.胆汁淤积
胆汁淤积是指胆汁在胆道系统内无法正常流动并积累的情况,此时胆囊被切除后,胆汁仍可能因其他原因而淤积于胆管中。长期胆汁淤积可能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逐渐受损,严重时可出现黄疸、瘙痒等症状。
3.肝细胞损伤
肝细胞损伤通常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局部炎症或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这种损伤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症状,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
4.胆管炎
胆管炎是胆管的炎症性疾病,当胆囊被切除后,胆汁流通路径改变,易发生感染。典型表现为腹痛、发热、呕吐及黄疸,重症可致休克甚至死亡。
5.胆源性肝硬化
胆源性肝硬化是由于胆汁淤积或反复胆管炎导致肝脏纤维化的一种疾病,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可能存在胆汁排泄不畅的问题。该病进展缓慢,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晚期可能出现腹水、脾肿大等并发症。
胆囊切除术后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高脂饮食,以减少胆汁相关问题的发生。

2024-03-23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