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困脾怎么艾灸

2022-03-06

问题描述: 寒湿困脾怎么艾灸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寒湿困脾可采取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关元穴、中脘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艾灸。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足三里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使用细火柴棒点按穴位5-10分钟。此穴位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作用,能够促进水液代谢,从而缓解因寒湿侵袭引起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
2.阴陵泉穴
患者可采取正坐或仰卧位,在髌骨下缘与胫骨粗隆连线中点凹陷处取穴,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阴陵泉穴3-5分钟。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能起到利水渗湿、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虚水肿、肠鸣腹泻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效果。
3.关元穴
患者平躺或端坐,将双手搓热后轻放于关元穴上,采用旋转的方式按摩此处约5分钟。关元穴位于小腹部前正中线上,为任脉腧穴之一,刺激此穴有利于改善大便溏泄、遗精滑精等不适症状。
4.中脘穴
患者取舒适体位,用拇指按压中脘穴5-10分钟。中脘穴是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吞酸、腹胀等胃肠疾患,通过艾灸此穴可有效祛除体内寒湿之邪。
5.三阴交穴
患者取坐位,用拇指按揉三阴交穴5-10分钟。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益气、调肝养血的作用,因此适当刺激此穴有助于缓解脾虚所致的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在进行艾灸时应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皮肤灼伤。此外,若患者对艾烟过敏,则应避免在此期间进行艾灸,以免诱发或加重过敏反应。

2024-04-02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