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见病因

2022-02-27

问题描述: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见病因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多由酒精滥用、非甾体抗炎药过量使用、严重创伤、颅脑病变、感染性休克等病因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患者应立即就医以评估病情并接受适当治疗。
1.酒精滥用
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的侵蚀作用,进而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甚至出现急性糜烂出血。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炎的关键措施。患者应逐渐减少饮酒量直至停止,同时可考虑药物辅助治疗如美沙拉嗪等。
2.非甾体抗炎药过量使用
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导致胃黏膜损伤,发生糜烂、溃疡。对于存在消化道风险因素者,建议咨询医生后调整用药方案,例如选择副作用较小的布洛芬缓释胶囊代替阿司匹林肠溶片。
3.严重创伤
严重的身体创伤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影响胃肠功能,使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易受伤害。针对严重创伤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首先需平稳患者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进行止血处理。
4.颅脑病变
颅脑病变可能会导致神经反射异常,引起恶心呕吐,胃内压力增高,胃黏膜受到牵拉损伤,诱发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颅脑病变所致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通过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或者减压等方式来缓解病情。
5.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会导致全身微循环障碍,包括胃肠道缺血缺氧状态,此时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发生糜烂、出血。感染性休克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需要及时抗休克治疗,通常采用扩容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维持血压稳定。
针对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建议定期复查胃镜以评估胃黏膜愈合情况;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减轻胃部不适。

2024-02-1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