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血友病

2021-06-28

问题描述: 为什么叫血友病

医生回答(1)

病情分析:血友病的命名源于其出血倾向和血液凝固障碍,这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血小板功能异常、血管性紫癜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因导致的。这些因素使得患者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需要紧急医疗干预。
1.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是由于凝血因子基因突变导致相关蛋白表达减少或缺失而引起出血性疾病。患者血液中某种凝血因子含量降低或缺乏,影响了凝血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对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血友病A和B,可以遵医嘱使用替代疗法进行治疗,如凝血酶原复合物、纤维蛋白原等。
2.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依赖因子Ⅱ、Ⅶ、Ⅸ和Ⅹ合成过程中需要维生素K参与,当机体缺乏时会导致这些因子合成不足,从而影响凝血过程。若未及时补充维生素K,可能导致凝血功能进一步下降,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出血。针对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倾向,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K制剂来进行纠正,如维生素K1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
3.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功能异常是指血小板数量正常但其形态、结构或活性存在异常,导致止血功能受损。这可能会影响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使血小板无法有效发挥止血作用。如果确诊为血小板功能异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4.血管性紫癜
血管性紫癜是一种以皮肤紫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所致。此时红细胞从破裂的血管逸出至皮肤、黏膜下组织,形成瘀点、瘀斑。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局部涂抹,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包括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使得凝血过程受阻,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可通过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来补充体内的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
建议定期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以及遗传咨询,以便早期发现并监测血友病的相关风险。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特别注意外伤后的出血情况,以免延误病情。

2024-03-3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