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什么

刘尚勤 血液内科 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咨询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特定病因导致的外周血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的获得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存在本质区别。常见诱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病毒感染、恶性肿瘤、肝脏疾病及骨髓造血功能异常等。

该病症的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症状群,特征性表现包括自发性皮下瘀斑、齿龈渗血、反复鼻衄以及女性经量异常增多等。实验室检查除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外,往往伴随白细胞或红细胞系参数的异常改变。临床处理需遵循病因学治疗原则:药物诱发者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病毒感染者需启动特异性抗病毒方案;对于出现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需考虑血小板输注或静脉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治疗。预防层面需着重强调合理用药监管及基础疾病管理的重要性。

规范诊治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需把握两个核心要点:

1. 及时明确病因诊断是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前提条件

2.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特异性干预措施方能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2025-04-12浏览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