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38℃时通常无需服用退烧药,但若伴随头痛、关节痛等症状,或既往有热性惊厥史,则需考虑用药干预。
医学研究表明,发热是机体对抗感染的生理防御反应,当体温超过37.3℃即定义为发热。临床通常建议在体温达到38.5℃以上时使用退烧药物,这类药物虽能暂时降低体温,却无法消除致病根源,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热性惊厥病史的患儿(表现为高热时四肢抽搐、呼吸急促甚至意识丧失)需在体温接近38.5℃时提前用药预防,因其发作阈值通常在此温度区间。对于伴随明显头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的患儿,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兼具解热镇痛作用的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
对于38.5℃以下的低热患儿,建议优先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1. 使用退热贴进行局部降温
2. 采用温水擦拭全身等温和退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