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情绪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之一。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肌缺血性坏死。虽然短暂紧张不会直接致病,但长期精神紧张会持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当这种负荷超过心脏代偿能力时,就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其他常见诱因还包括体力过劳、饮食失控、情绪剧烈波动以及排便用力等,典型症状表现为突发性胸闷、持续性胸痛和呼吸困难。临床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药物,或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需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身体过度疲劳,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平衡。
2. 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番茄等,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