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通常会导致头晕症状的发作。
耳石症,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其发病机制与内耳平衡感受器的微小耳石脱落有关。当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这些脱落的耳石会刺激半规管内的毛细胞,引发强烈的眩晕感,这种眩晕常在体位变化后数秒内出现,持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并可能伴随特征性的眼球震颤和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呕吐。临床上通过位置试验和听力学检查可明确诊断,而耳石复位治疗能有效使脱落的耳石回到原位,若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半规管阻塞术等手术干预。
针对耳石症的防治需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1. 确诊后应首选耳石复位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
2. 日常生活中避免掏耳等可能损伤耳道黏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