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其传染性并非持续存在,而是随病情变化呈现阶段性特征。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其传染性强弱与疾病阶段密切相关:在疾病早期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患者可进入病毒复制受控的稳定期,此时传染性显著降低;而中晚期患者由于病毒复制活跃,传染风险会明显升高,这提示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控制传染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有效预防乙肝传播,需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措施:
1. 严格避免共用注射器、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并采取安全性行为方式。
2. 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疑似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