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俗称"拉肚子")通常指每日排便超过3次且粪便稀薄不成形的情况,而37.8°C的体温在腹泻时往往提示存在异常病理状态。
腹泻伴随发热的机制主要与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有关,当病毒、细菌或寄生虫侵袭肠道黏膜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致热原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临床观察显示,轻度腹泻患者体温通常维持在37.5°C以下,而37.8°C的发热往往反映感染程度较重,此时可能伴有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治疗方面,蒙脱石散可通过吸附病原体保护肠黏膜,盐酸洛哌丁胺则能抑制肠道过度蠕动,但需注意发热超过37.5°C时应配合物理降温,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以预防电解质紊乱。
腹泻期间的自我管理需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1. 严格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或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 若症状持续未缓解或出现高热、血便等警示症状,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干预。